您现在的位置:百高公益基金 >>信息公开 >> 基金会管理制度 >> 北京百高建筑科技基金会 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制度

北京百高建筑科技基金会 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制度

日期 25-08-04

作者 admin

一、总则

1.目的: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基金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,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对基金会声誉、财产及受益群体造成的损失,保障基金会公益活动的正常开展,特制定本制度。

2.适用范围:本制度适用于基金会在项目实施、资金管理、人员安全、公共卫生、自然灾害等方面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。

3.工作原则:坚持预防为主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;统一领导、分级负责;快速反应、果断处置;依法依规、科学应对。

二、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

1.应急领导小组:由理事长担任组长,秘书长担任副组长,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。主要职责如下:

1负责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,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

2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和策略,协调各部门资源,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。

3及时向理事会、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进展。

2.应急工作小组:由各部门指定专人组成,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。具体职责如下:

1按照应急处理方案,落实各项应急措施,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。

2收集、整理和分析事件相关信息,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。

3负责与事件相关方的沟通协调,做好信息传递和解释工作。

4参与事件的调查处理,总结经验教训,提出改进建议。

三、突发事件分类及应急处理流程

(一)项目实施类突发事件

1.事件类型: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、受益群体纠纷、合作机构违约等。

2.应急处理流程

1事发部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,包括时间、地点、性质、影响范围等。

2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,成立专项应急工作小组。

3专项应急工作小组迅速赶赴现场,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,保护受益群体人身安全和基金会财产安全。

4与合作机构、受益群体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协商,妥善处理纠纷和赔偿事宜。

5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,分析原因,制定整改措施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(二)资金管理类突发事件

1.事件类型:包括资金被盗、挪用、诈骗,以及捐赠资金使用违规等。

2.应急处理流程

1财务部门发现资金异常情况后,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,并采取冻结账户、挂失银行卡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。

2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,协调法务合规部、财务部等部门开展调查。

3若涉及违法犯罪行为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。

4对资金损失情况进行评估,制定追偿方案。

5对事件进行全面复盘,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。

(三)人员安全类突发事件

1.事件类型:包括员工或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、失踪等。

2.应急处理流程

1事发部门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,并组织开展救援工作,必要时拨打 120、110 等求助电话。

2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,安排专人负责伤者救治、家属安抚等工作。

3调查事件原因,明确责任,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
4总结经验教训,加强员工和志愿者的安全培训和管理。

(四)公共卫生及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

1.事件类型:包括突发传染病疫情、地震、洪水等对基金会活动造成影响的事件。

2.应急处理流程

1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,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工作。

2事件发生后,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,根据事件严重程度调整基金会工作安排,如暂停线下活动、疏散人员等。

3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和防控工作,保障员工和受益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。

4及时向捐赠方、合作伙伴等通报事件情况和基金会应对措施。

四、应急保障

1.队伍保障: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队伍,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,提高应急处置能力。

2.物资保障: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,如急救药品、通讯设备、防护用品等,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3.经费保障:设立应急专项资金,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、救援、赔偿等费用。

4.通讯保障:建立应急通讯联络机制,确保应急领导小组、应急工作小组及相关部门之间的通讯畅通。

五、事后处理

1.总结评估: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,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,分析经验教训,形成总结报告。

2.责任追究:对在突发事件中负有责任的部门和个人,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。

3.制度完善:根据总结评估结果,对本制度及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,不断提高基金会的应急管理水平。

4.信息公开:按照相关规定,及时向社会公开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和结果,接受社会监督。

六、附则

1.本制度由基金会理事会负责解释。

2.本制度2025年7月27日第三届第九次理事会审议通过,自理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行。


;